ENGLISH | 中文

全球顶级家族的资产配置方案出炉了

发布日期:2021-11-29

“要获取巨额财富,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极度谨慎。而在你拥有它时,还需要投入10倍的精力和智慧去传承它……”——纳森·梅尔·罗斯柴尔德

一个家族财富的成功传承,首先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财富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对家族的财富提早进行规划和安排。而家族资产配置,正是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方式,降低整个投资组合风险,从而更好的实现家族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的有效方式。

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六代,至今在美国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QQ截图20210826101813.png

洛克菲勒家族在19世纪由石油业起家,到19世纪末时,已经开始进行家族的全球资产配置。

洛克菲勒家族资产配置分为三个方向:

一、洛克菲勒家族基金:该基金最早只管理洛克菲勒本家族的资产,但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本家族的资产逐渐稀释。目前已经变成一个开放式的家族办公室,借助洛克菲勒的品牌与资产管理经验,为多家富豪家族共同管理资产。

洛克菲勒家族与中国也颇有渊源,早在1863年,仅24岁的老洛克菲勒就将他的第一桶煤油卖到了中国。此外,1921年成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

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于1913年,首批捐资1亿美元。老约翰一直想在中国办一所培养综合人才的大学,曾三次派员来华考察。1915年,基金会斥资20万美元购买了北京“协和医学堂”作为医学院校址,又以12.5万美元的价格另外购买了医学堂附近的豫亲王府。

最初,建造预算100万美元,但到了1919年底,建设学校费用已达750万美元。而超出预算则是因为小约翰的一句“不惜代价”。此外,洛克菲勒基金会还斥资捐助了13所综合性大学,其中最大的资助对象就是当年的燕京大学。

随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投入领域再度扩展,从与医学有关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延伸至考古学、遗传学、农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他们曾援助清华大学成立生物系,并为清华大学生物馆的建造捐助了一半经费41250美元。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挖掘和研究项目,也是在其资助下完成。

二、洛克菲勒捐赠基金:用于在全球经营慈善事业,专注于教育、健康、民权、城市和农村的扶贫。基金风格非常低调,但是其捐赠时间跨度之长、规模之大和成就之广泛和显著,可以当之无愧地执美国及至全世界慈善事业之牛耳。

洛克菲勒基金会作为私人慈善基金会,成立于1913年,资产管理规模达48亿美元,其开创了现代美国基金会模式,也影响了全世界。此后,为了扩大洛克菲勒家族慈善事业和传承家族慈善文化,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会相继成立,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又先后建立了十多个基金会。

洛克菲勒慈善顾问机构的诞生,将洛克菲勒家族私人慈善服务扩大到面向世界接受和提供慈善咨询,加强了家族与全球慈善界的联系。而中国的“老牛基金会”和“老牛兄妹基金会”无疑就是在洛氏基金会的影响下成立。

而且基金会旗下设立了多个家族信托基金,将数亿美金和股权纳入其中,并规定受益人在30岁之前只能获得分红收益,不能动用本金,30岁之后可以动用本金,但要取得信托委员会同意。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使遗产始终是一个整体,家族企业既不会因为分家而变小或终止,也不会因为代代传递而被逐渐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可以发挥规模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洛克菲勒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生物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在医学、化学领域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上在生物医学领域拥有诺贝尔奖最多的机构。

洛克菲勒家族的投资模式也反映了美国家族基金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最初,大多数家族基金由家族成员管理投资,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管理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家族成员的能力范畴,回报率波动越来越剧烈,最终在全球经济危机承受了巨大的损失。至今,大约75%的家族基金都使用第三方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中国目前面临传承的是以一代企业家为代表的超高净值人群,但是大多人没有企业和财富传承的经验,其实,无论您留下多少财富,都不如培养孩子赢得财富的能力。

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有意识地努力教育子女,如何用自己的钱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老约翰.洛克菲勒写信给小洛克菲勒“我应该是富翁,没有权利当穷人”,鼓励孩子们追求财富, 苦行僧的生活不可取。金钱不仅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让家人过上富足无忧、有尊严的生活,还能让生命、爱情、亲情更加厚重和更有价值。因此,他主张在方法正当的前提下,人人都该努力挣钱。

在瑞士最大的瓦伦堡家族的训示中,也对服兵役、就读知名大学、任职跨国企业、弟弟需穿哥哥的旧衣服等做了硬性要求,还通过设立非营利性基金管理家族财富,使家族钱权分离,得以良性传承,世代恪守祖训“存在,但不可见”,不露锋芒,低调行事。

德国汉高家族的成员则从小时候起,就被告知家族三个原则:“纪律、勤奋、公司重于家族”,让家族企业有了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一百多年来传承稳健......

所以无论从家族、社会方面来考虑,中国企业家对后代培育观念的转变都迫在眉睫。而提前对年轻一代进行符合其兴趣的人生规划,提炼家族精神,在家庭教育中持续进行熏陶,才是为家族企业传承续命至关重要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