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圈炸锅:储户28亿存款一分都取不出
据媒体报道:有两家企业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存了33亿,该企业意外发现存在银行的钱,有28亿被用于为另外一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提供贷款质押担保,最后28亿一分取不出。
匪夷所思的是,渤海银行一边致歉一边又提出,希望能够允许银行继续用山禾药业5亿元存款,为华业石化从渤海银行贷款提供存单质押。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江西的企业,叫济民可信集团,公司创建于1999年,业务覆盖医药、能源、投资等领域,现有员工12000余名,总部位于中国南昌,2020年,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90亿元。
济民可信有两家子公司分别叫山禾药业与恒生制药,他们在渤海银行南京分行的总存款数为33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总计有28亿元已经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于为华业石化的贷款提供质押担保。
2021年8月19日,山禾药业法人代表於江华接到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来电,电话中,工作人员称,有人正在柜台将电子存款转为纸质存单,并以此为他人贷款办理质押,并询问她:“企业是否有办理存单质押业务的真实意愿?”
因为公司存款从未给第三方办理过任何担保、质押。於江华立即向上级公司报了情况。上级公司相关负责人致电渤海银行南京分行柜台进行询问,银行柜台人员向该负责人确认,的确有一名女性在办理5亿元存单质押业务。上述负责人当即声明,企业从未准许任何人办理存款质押事宜,并要求银行立即报警。
而后,山禾药业和恒生制药后来曾尝试支取每一笔存款,均无法支取,经与银行核实,确认每一笔都已经被质押,共计28亿元。
如此诡异的事件,却在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真实上演。
虽然渤海银行回应称“已报警”,但是存款方实控人却怒怼渤海银行,啥时候报的警?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录音显示,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管鹏程表示:
“不,你肯定会笑,说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我怎么还能继续给质押?一旦25号他续不上,您这边一旦不给他做,还不了了,逾期,我们银行代付,第一时间,就会拿你们存单,你那边报警,好,那整个存单28亿全部冻结,你存单也拿不走,钱也拿不走。”
不仅占有别人28个亿,还惦记别人口袋里剩下的5个亿,果然,8月25日,因华业石化未能在还款日偿还贷款,渤海银行南京分行还是强行划扣了恒生制药4.5亿元存款。
这场“不知情担保”对于这两家存款企业而言,可谓是天降横祸。对于企业来说,还有能力和精力去聘请律师团队与银行对簿公堂,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却让人想都不敢想。
质押贷款有着极为复杂的流程,所有的要素都需要法律文书的确认、签字画押,甚至有的贷款是需要法人夫妇共同来签字,所有的股东也需要签字,但是,没有履行这一系列程序,竟然轻轻松松把这28个亿变成了质押贷款。
这个社会一定要有规则,并且要求社会上的绝大多数的构成要素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规章制度和法律,不管是原生的自然规律,还是次生的社会准则,包括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流程等。
在诸多的社会体系构成要素当中,银行体系(金融体系)无疑是制度流程规则最严谨的体系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严苛的体系之一,因为它管的是钱,钱不能出错,因为钱一旦出错,就会面临整个社会体系被干扰的问题,它涉及到的是储户信心、贷款信用、商业合作等等问题。
当然,银行出了这样的问题,对储户来说是一次警醒,要将财富放在更为安全的地方。
瑞士银行作为管理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私人境外资产的行业,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也见证和引领着新时代欧洲银行界的改革。
瑞士永久中立的国家属性,让安置在这里的资产,排除了受战争或政治影响被冻结的风险,让瑞士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最安全的金融资产安置地。
同时,由于尊重、信任瑞士历经考验的永久中立国地位,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净值家族、金融机构、明星名人、皇室贵族均在瑞士安置资产,各方均已形成动谁都不能动瑞士的默契。
在瑞士的强大金融体系背后,是他们领先的客户管理和资产配置策略。从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到信托、对冲基金,甚至是瑞银、瑞士信贷这样的跨国银行,无一不是对传统的客户管理进行了传承,又顺应了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铭.家族办公室】瑞士资管服务银行家团队由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瑞士老牌银行家组成,历经熊市、牛市的周期转换,对投资哲学有着深刻理解,其稳健的投资理念和优秀的投资业绩,早已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和尊重,为您的财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