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独善其身的瑞士:不偏激、不激进、不骄奢、不懈怠

发布日期:2019-10-30

咨询管理公司毕马威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增长潜力》年度报告,通过分析20年的数据,衡量了180个国家在26个指标中的表现。

这些指标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开放性、基础设施质量、机构质量和人类发展。

尽管瑞士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且富裕的国家,但它在仍在排名中获得了最高分,这意味着该国将会继续保持强劲的生产力水平,这将促进整体增长。

并且瑞士最近被汇丰银行评为全球生活和工作的最佳地点,80%的人搬到该国表示他们对经济环境感到满意。据经合组织称,这个欧洲小国在2018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0.jpg


瑞士不仅是全球富人的金库,也是大宗商品的世界霸主,同时也是一个精致的工业强国。从众所周知的军刀、手表、鼠标、无人机、奶酪、巧克力,到享誉行业的香精、助听器、精密机械、自动化设备,再到银行、制药、旅游和会展,它们无不来自于这个小小的瑞士。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中,瑞士近十年九次问鼎,同时连续八年蝉联创新指数第一(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如果你要问,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瑞士人会这么告诉你:“们不能靠价格竞争,一定是靠品质、品质、品质和创新、创新、创新!”

品质基于持续不断精益求精的积累式创新,而其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可以屹立不倒,其尖端科研也是重要支柱。本系列旨在较为有趣地介绍瑞士创新的方方面面。

经济及产业

瑞士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离不开优势产业的支撑,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竞争力产业以工业制造和服务业为主,主要优势产业包括:机电金属业、化工医药业、钟表制造业、银行业、保险业和旅游业。

部分产业集群分布见图。

01.jpg

瑞士重点产业集群分布

(原作者:Simone Strauf, Roland Scherer ; 数据源:翻译:沈嘉赟)

A. 机电金属业

机电金属业主要由四个部门组成:冶金业、机械工程及装备、电子工程及设备、车辆制造、维修及零部件。从产业规模上看,该产业是瑞士制造行业中最大的生产部门,其生产总值约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附加值占工业附加值的50%以上;从出口规模看,该产业产品出口占瑞士总出口约40%,其出口额在20亿瑞郎以上的拳头产品包括:医疗仪器和设备、机床、机械计量、检测和调谐设备、电子开关设备、印刷机械、电力设备、及其部件、模具及涡轮和动力设备等,出口额在10亿瑞郎以上的优势产品还包括泵、压缩机、通风设备、纺织机械、道路作业车辆、电子配件、通讯设备、供暖及制冷设备、铝制品、航空航天产品、家电和办公设备等。这些产品主要输出地位欧盟(约占60%),其次是亚洲和北美,在亚洲市场,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瑞士机电产品最大客户,份额约3%。

B. 化工医药业

瑞士是一个医药生产大国,且许多产品类别位居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医疗和诊断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维他命、香精香料、兽药、工业用特种化工产品、染料和涂料等。从产业规模看,化工医药业是仅次于机电金属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4%。从出口规模看,因国内市场需求小,其产品95%用于出口,其中60%销往欧盟,故而该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欧盟市场。从企业规模角度看,中小企业在化工医药中占主要部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形成了一批国际知名公司。药品种类相对集中于特定领域如抗病毒药、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头孢类抗生素等。瑞士的化工医药产品绝大部分集中在特种化工领域,其特种化工产品的种类十分广泛,超过3万种,但这些产品的全球年需求量仅为几吨或更少。因特种化工产品对该行业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巨大,超过90%,故而是该行业的命脉和出口盈利的主要来源。研发投入上,瑞士化工医药行业本土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的50%左右,是瑞士第一大研发密集型产业。其企业如诺华、罗氏等国际化程度高,已建立起全球研发中心网络,分布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从发展方向看,根据历年瑞士各类化工医药产品的销售发展趋势,生命科学和特色化工产品是该行业的未来,其中3/4是所谓的“生命科学产品”,即作用于有机生命体代谢过程的化工品,包括医药、维他命、精细化工品、诊断药品和植保产品。

C. 钟表制造和精密仪器业

钟表制造是瑞士的传统产业,其钟表的稳定质量和可靠性能享有高度赞誉,尤其是机械钟表。从出口规模看,瑞士钟表和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钟表制造和精密仪器是继上述机电金属和化工医药产业后第三大出口产业,稳居当今世界第一大钟表货值出口国地位。出口市场以东亚国家为主,销售额占全球55%,远高于欧洲和南北美市场。为保护瑞士钟表的高端形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应对日本石英革命时,瑞士在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保护瑞士机械表的法律,同时设立了严格的Swiss Made的标准,成为了瑞士钟表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复兴的根本。该标准在近年来因生产工艺的发展提高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在2013年进一步提高了门槛。

D. 银行业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是跨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全球领头羊,占有25%的跨境财富管理份额。2015年,瑞士的银行业管理着6.5万亿多的瑞士法郎(约6.3万亿美元)资产,其中一半的资产来自于其他国家。该行业从业者约21万余人,集中了约3%的劳动力,并为瑞士创造了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瑞士约有266家银行,而两大国际银行UBS瑞银和Credit Suisse瑞士信贷在市场上占据半壁江山(约47%的份额),另外的53%则由州立银行、外国银行、区域性银行以及私人银行瓜分。

瑞士银行拥有严格的保密机制,违反者不但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责任,严重的还要受刑法制裁。存款保密制度是吸引外国储户的重要手段,但也让银行承担了巨大压力。1998年瑞士联邦《反洗钱法》生效,规定了银行机构在反洗钱活动中的职责义务,并规定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均有举报义务。自2007年以来,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受到来自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压力,并成为第一个在《追回被窃资产倡议》上签字的国家,并分别返还了前菲律宾独裁者马科斯所侵吞的5亿美元资产和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的6亿多美元。2010年,美国新批准通过了《海外账户守法纳税法》迫使美国本土以外的银行机构自动分享其美国客户的大量银行交易信息,对于其他国家,瑞士银行业也在逐步开放保密措施。

瑞士银行业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上也有许多投入,具体数字没有找到,但UBS,Credit Suisse等大公司均有独立的创新部门,并且每年有大笔资金用于行业培训,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员。瑞士银行还从国外招贤纳能,以弥补本国市场上人力资源短缺的弱点。

E. 保险业

瑞士保险业历史悠久,以基础牢固、实力雄厚和可靠度而信誉卓著、闻名全球。自19世纪上半叶萌芽发展至今,瑞士已成为拥有约200家保险公司,其中重要保险公司包括:Zurich Insurance苏黎世保险集团、Swiss Life人寿保险公司、Winterthur Swiss Insurace丰泰保险公司以及SwissRe再保险公司,就业人口超过4万人。从保费收入看,瑞士的年保费收入约为2000亿瑞郎,在全世界国家中排名并不靠前,但其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前列。从发展特色来看,再保险实力强是瑞士保险业的一大特色,作为一般保险业的坚强后盾,再保险公司使直接保险公司的部分风险得以转移,据统计,瑞士再保险每年保费收入占整个保险业约1/4。从对外开放看,瑞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保险公司在国外业务非常活跃,保险服务的输出顺差为瑞士国际收支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瑞士的保险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上述提到的知名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从发展方向看,瑞士保险公司通过联合兼并及重组等手段,不断扩大保险领域业务范围,逐渐转化为全方位的集银行、保险和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企业。

F. 旅游业

旅游业是瑞士继工业、金融业后的第三大支出产业,也是瑞士第四大创汇产业。在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瑞士蝉联首位。排名虽在近几年内有所下降,但仍位于全球前10,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从经济贡献看,瑞士旅游业收益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从旅游内涵看,瑞士旅游业不断拓展内涵,旅游产品日益多样化,包括会展旅游、林业林业、农业旅游和商务旅游;从社会贡献看,瑞士拥有旅游旅馆5000多家,从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人数6%以上,即每12人就有1位靠旅游为生,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相关职业教育培训也非常有竞争力,例如酒店管理、餐饮培训等。

付出即有收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公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瑞士连续第九年成为排名世界第一的创新国家,紧随其后的是瑞典和美国。为何一个总人口刚刚850万冒头的国家可以取得如此耀眼的排位,主要是因为瑞士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收入和高端技术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极高。


(文章参考来源:SJY的神奇口袋、BTimes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