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瑞士:布局全球投资的重要支点

发布日期:2019-08-20

瑞士历来是跨国企业优秀的商业驻地,除了人才资源丰富、经济政治稳定、地理位置优越等综合优势外,低税率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因素。税改后,瑞士企业所得税税率大幅降低,适用税率在约12%到18.2%之间。有11个州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在13%以下。楚格州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1.91%,已经低于爱尔兰的12.5%。

04.jpg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瑞士与中国正式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瑞士不仅是一个投资目的国,而且是一个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布局全球投资的重要支点。

01通往欧盟市场的桥梁

瑞士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是瑞士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此在瑞士投资,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拓展欧盟市场。2018年,瑞士对欧盟出口和进口占其出口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52%和59%。投资方面,截至2017年底,瑞士51%的对外投资投向欧盟国家,同时76%的外资来自欧盟国家。

早在1973年,瑞士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就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此后又签订了更多双边协定,涵盖技术性贸易壁垒、政府采购、人员自由流动、农业、科学研究、陆地与空中运输安排、申根协定、移民安排等多个领域。因此,瑞士公司能够更好地开拓拥有超过5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而且,欧盟最大的四个经济体中,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均为瑞士邻国。

0.jpg

2019年2月瑞士一名工程师在测试一款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一些欧盟经济体表现出对中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的戒备心理和防范态势。但瑞士对中资的态度则更加开放。

02可投资的产业丰富

除了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系、稳定的政治环境、卓越的教育系统、专业的培训和医疗体系、优良的基础设施、高品质的生活、具有竞争力的税制,再加上“中立国”的特点,瑞士成为外国公司设立全球和地区总部的重要选择。目前,有超过1000家跨国公司将其区域或全球总部设在瑞士。瑞士在多个行业和领域都具备世界领先优势。

瑞士是世界闻名的医药和生命科学集聚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全球领先的创新投入产出比和人均专利申请数、充足的研发资金以及高效紧密的大学-产业合作,使得瑞士在生命科学、化工和医药行业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一领域的企业类型广泛,既有诸如诺华、罗氏、先正达等大型跨国公司,又有辛迪思、索诺瓦、士卓曼等创新型企业。这一类行业以出口为主,其中化学/制药产品98%销往国外,约占瑞士商品出口额的40%,是瑞士第一大出口产品类型。2017年中国化工成功收购瑞士先正达,进一步加强了中瑞在生命科学、化学/制药领域的合作。

精密机械、电子和金属行业是瑞士最重要的工业领域,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4%。此类行业中近80%的产品用于出口,占瑞士整体出口的35%。拥有诸如欧瑞康、迅达和瑞士通用电气布朗-博韦里等知名大型金属和机械公司。在日内瓦和沙夫豪森之间,分布着以瑞士传统钟表业为基础的精密型产业集群,斯沃琪集团、沙夫豪森万国表公司、劳力士公司、历峰集团及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等公司均位于此地,95%的钟表出口国外。

01.jpg

2013年,中国冠城钟表珠宝集团收购瑞士昆仑表厂,宝世达公司收购瑞士金属公司。这两家拥有上百年经营历史的企业,可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重要支持。

瑞士还是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因地处欧洲中心位置,早在咖啡和棉花国际贸易初期,瑞士就已成为各种贸易路线交汇的中心。而后凭借金融中心所带来的优势和影响力,瑞士逐渐成为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平台之一。日内瓦、卢加诺和楚格是谷物、石油和矿产品的中转枢纽。

2015年,中国的河钢集团完成收购总部位于卢加诺的全球最大钢铁贸易商——瑞士德高国际贸易控股公司51%的股份,该公司的全球性营销网络、良好的国际市场声誉以及成熟的国际化运营管理经验,有望快速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瑞士的银行业享誉世界。目前,该国拥有大约260家银行、200家保险公司和1800家养老金管理机构,大多位于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和卢加诺。2016年,银行和保险业产值约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9.4%。瑞士银行业以创新、专业和优质的多样化服务著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资产管理业务。位于瑞士境内的跨境资产约占全球跨境资产总值的三分之一。

在二氧化碳减排和回收方面,瑞士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并积累了多年的制定工业解决方案的经验,目前仍不断推出新颖且创新的改进方案。该行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8%的瑞士清洁技术公司出口相关产品和服务。

03中瑞深化自贸合作

2019年是中瑞自贸协定生效的第5个年头。进一步挖掘双边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将有力推动中国企业深入开拓瑞士乃至欧洲市场,提升中瑞及中欧经贸合作水平。

02.jpg

首先,中方对瑞士启动了第二批关税减让措施。中瑞自贸协定中方关税减让主要分为即时、5年和10年三个阶段。新一轮减让意味着38.7%的瑞士对中国出口商品将实现零关税,涵盖有机化学品/药品、塑料与橡胶、皮革、木制品、木浆及纸制品、纺织原料及制品、鞋帽等轻工产品、陶瓷与玻璃、珠宝、钢铁等。商品零关税有助于中国与瑞士相关企业深化合作,扩大进口瑞士相关产业的先进设备及技术,推动中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瑞士加入“一带一路”提醒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事实:瑞士不仅仅是个中国投资的目的国,更是一个可以在“一带一路”的更广阔的市场中、在大国经济发展和整合中发挥重要支点作用的国家。

从税务筹划的角度,利用好瑞士公司,就是找到了一个好的支点,可以帮助中国投资者撬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税务筹划。同时,瑞士的政治中立、投资保护协定、商务仲裁地的优势,则可以为中国资本对外投资保驾护航。


(文章参考来源:后鲁说国际税、环球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