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全国开10000家店,“最牛十元店”名创优品即将上市?
近日,据彭博社报道,零售品牌名创优品正在计划IPO,或可募资10亿美元,上市地点可能是中国香港或美国,近日已与投行接洽,但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也尚未敲定具体承销机构。随后,名创优品大方地对外回应:公司早在去年1月15日就启动了IPO项目,目前还在稳步推进中。
名创优品的爆红逻辑
名创优品官网显示,MINISO名创优品由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和中国企业家叶国富于2013年在东京共同创办,并于同年9月进驻中国,自2015年起开拓国际市场,五年时间全球开店3500多家。目前,名创优品已与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阿联酋、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澳门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平均每月开店80-100家。
从2013年成立至今,名创优品唯有在去年9月30日与腾讯及高瓴资本签署了关于合共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协议,这也是其创立五年来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引入外部资本。
如今,随着各大电商的快速扩张,在夹缝中生存的实体零售几近萧条。不过,以名创优品为代表的“十元店”却出人意料的逆势生长,6年间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600多家门店。
名创优品之所以能够爆红,并非是其创始人叶国富编织的出口转内销的营销故事,即联合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在东京共同创办的日本设计师品牌。
客观来说,名创优品能够做到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并实现不错的颜值与效率,最核心的便是其供应链体系。
与严选的ODM模式相似,名创优品也是找代工厂加工,比如做香水就是找香奈儿的代工工厂奇华顿,做眼线笔找的是迪奥的工厂莹特丽。
另外,与传统的十元店相比,名创优品在店铺装修、货品陈列等方面都模仿了无印良品,而在低价之外,庞大的SKU和快速的更新频率也是名创优品成功的重要原因。
而在选址方面,名创优品则反其道而行之,代表品牌形象的大店往往选择城市人流大的繁华地段,这些门店的价值既在于赚钱,又适合品牌营销;而在二三四线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名创优品优惠选择与屈臣氏这样快消店做邻居。
名创优品的策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众对“十元店”的印象,并在拥挤的消费升级赛道外,走了一条消费降级的实体连锁之路。
同样是10元店,为什么它成功了?
这几年,全球零售实体巨头在中国集体遭遇“水土不服”。沃尔玛关店、家乐福卖身、高岛屋即将退出中国市场……传统零售企业不断被冲击之际,名创优品却呈现出了一派逆风上扬的劲头。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的名创优品销售额高达170亿,同比2017年的120亿元增长了41.67%。
事实上,自2013年成立以来,这家公司就一直伴随着争议。2013年正是电子商务崛起的黄金时期,彼时传统的线下零售已是一片红海。然而就是在实体零售被唱衰的争议声中,名创优品凭借快速扩张得到了市场认可。
其次,名创优品“抄袭”、“山寨”的烙印一直挥之不去。红底白字的Logo像优衣库,店面装修及设计风格像无印良品,产品看起来更是像极了诸多大牌化妆品。明明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国本土企业,却偏偏把自己包装的像日本牌子。
创始人叶国富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在设计界,从来只是互相借鉴,没有模仿。”不可否认,这些借鉴“元素”确实让名创优品在10元店群体里显得设计感十足、鹤立鸡群,为其吸引到一众消费者。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这些年名创优品数被诉案件中,涉及非法占有、侵权的案件近200起,长期来看,都是企业发展的硬伤,表面再风平浪静也挡不住水底的暗流涌动。
同样是10元店,在零售业普遍遭遇寒冬的情况下,凭什么名创优品做的风生水起?在某些方面, 名创优品做的确实可圈可点。比如产品设计、店铺选址、低成本低毛利的商业模式、供应链管理和轻资产的扩张模式。
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名创优品更青睐拥有强大客流量城市核心地段。对于日用品来说,相比电商购物,线下购买既方便又节约时间;此外,名创优品走的是低成本低毛利的模式,通过大规模采购摊薄成本,与8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库存流转率高,依赖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保持快速更新产品。据悉,名创优品店内SKU保持在3000左右,并且每周推出2-3个新品。对于顾客来说,商品的设计和质量不错,价格却很低廉,进店后总能带几样商品回家。
如今,除了名创优品,包括三福时尚、NOME等新老品牌,都在广阔的下沉市场,看到了商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玩家都能够在这条赛道上赚的盆满钵满。
目前托管加盟模式兴起,很多零售都选择这种方式,但托管加盟模式之下,品牌方对下沉市场的掌控力也会减弱。当新鲜感不再,如何继续保持增长力,对于习惯于薄利多销的名创优品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市场下沉将拼多多送去了美国上市,也让资本看到了以三四线城市为代表的低线城市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近年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让人们对于日用品的购买不仅仅只满足于能用够用,也更加注重品质与设计感,市场下沉是趋势,也是蓝海,也将成为下一个战场。
听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故事。只是随着名创优品迈向IPO,资本市场又会不会认可名创优品这样的故事呢?